金門何時開始有風獅爺

  金門島以經緯度來標定,約在東經118度24分、北緯24度27分,島嶼地形,中段狹窄,兩端寬大,就似一隻翩舞海上的綠色蝴蝶,在這隻綠色蝴蝶的身軀上,從宋朝到民國、大大小小分布了一百六、七十餘個村落,如果以瓊林為界,瓊林以西,金門人慣稱「前面」,瓊林以東,金門人慣稱「後面」。「前面」古代稱之「十九都」,「後面」古代屬於「十七都」(太武山北勢)與「十八都」(太武山南勢)的地界。
  在這一百五十平方公里的島嶼,地形的坡狀丘陵、台地為主,不管是擇址在谷間坑溝,以「墩」、「岐」、「垵」為地名的村落;不管擇址在海邊或水邊地帶,以「頭」、「角」、「澳」、「嶼」、「港」、「溪」、「湖」為名的聚落;不管是闢築荒埔,取名為「埔」的村落。這些聚落,村民選擇它落地生根、繁衍子孫早在宋元明時代。
  不管是亂世遺民,是拓荒開墾的先軀,是征兵戍卒,是販夫走卒,當他們選擇這片紅土壤定居,就已註定要與北風搏鬥,要克服天候的乾旱。幅域狹小,並無長川巨河的金門,年雨量稀微,一旦落雨,水流奔瀉入海,要努力收集雨潦水源來灌溉田畝中好不容易蹦出芽苗的莊稼,並非易事,除了盡人事,也要求天、求神明,眾神之一的風獅爺,便是金門人相信的神明。
  金門島上何時開始有風獅爺的,一直是個謎,只能約略地推斷。明末鄭成功佔據金門,伐木造舟,以及清康熙二年(西元一六六三年),清兵堅壁清野,掃蕩鄭家軍,金門島上遭受這兩次浩劫,森林地景的驟變,使得金門由翠綠到黃沙,這之後,一直到清康熙二十二年(西元一六八三年),居民重返故土,重建家園,金門島上始復人煙。居民們為求抵禦黃塵飛沙,豎立風獅爺,崇拜禱祝,應是一種必然的選擇。
  這以後一直到清末民國都有風獅爺的樹立。
  風獅爺大都座落在村莊外圍,當風的位置,面向東北或北方,收納一年長達九個月的東北季風。
  風獅爺,豐富了金門聚落的景觀,祂高聳如人、張開大口,吞噬風沙鬼怪,成為村落的守護神。人們膜拜祂,三柱清香,燃燒紙錢,把祭拜的供品──湯圓或糯米飯塗上獅口,為牠裁製一身紅艷謝袍,感激祂護衛鄉里的辛勞。
  雄糾氣昂的風獅爺,迎風飄揚的紅袍,輝映青山綠野紅瓦屋,把金門大地點綴得美麗有生命。